![]() |
為應對突發事故,及時、有序、高效地做出相應處理,確保全院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正常的教學、科研、生活秩序,維護學校、社會的穩定,根據實驗室實際情況并結合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特制定本項預案。
一、堅持“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原則
1、早預防。要求全體師生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遵守學校、學院安全管理制度,規范實驗室操作,及時排查和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2、早發現。落實責任到人,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上報,采取相應整改措施。
3、早報告。要求嚴格執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自查,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早救治早隔離。要求執行誰發現誰首先受理的制度,發現消防事故,立即組織人員疏散,撥打火警電話,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火災的進一步發展;發現傷情或病情,立即組織人員送醫院救治。
二、明確職責分工
本著“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各實驗室負責制,職責分工到人的管理模式。實驗室房間安全責任人是事故處置的直接責任人。發生安全事故使用者應首先進行應急處理,并及時通知實驗室負責人,實驗室負責人組織事故處理并及時通知上級負責人。
三、應急處理措施
1、現場火災應急處理預案
(1)突發火災事故時,發現人員要冷靜、迅速撥打消防119電話報警,并立即切斷電源或通知相關部門切斷電源,報警時,講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并及時通知實驗室負責人。
(2)實驗室負責人接報后,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根據情況通知醫療、安全保衛及安全消防員等人員一起趕赴火場展開工作。責任人應當根據火場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疏散路線,迅速地組織師生撤離建筑物。
(3)發生火災時,如有人員被火圍困,要立即組織力量搶救,堅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則,必要時撥打“120”求助搶救傷員。在適用這一原則時可視情況,救人與救火同時進行,以救火保證救人的展開,通過滅火,從而更好地救人脫險。救護應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并且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4)為保證火災撲救、疏散與搶救人員等工作有秩序地順利地進行,必須在事故現場和周圍設置警戒線,同時安排警衛(可由學生或保安人員擔任)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引導外部救援人員進入現場,為滅火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5)火災撲滅后,要注意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火災情況,同時將事故情況上報學校保衛部門。
(6)根據火災類型,采用不同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按照不同物質發生的火災,火災大體分為四種類型:
A類火災為固體可燃材料的火災,包括木材、布料、紙張、橡膠以及塑料等。
B類火災為易燃可燃液體、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等化學藥品火災。
C類火災為帶電電氣設備火災。
D類火災為部分可燃金屬,如鎂、鈉、鉀及其合金等火災。
撲救A類火災:一般可采用水冷卻法,但對珍貴圖書、檔案應使用二氧化碳、鹵代烷、干粉滅火劑滅火。
撲救B類火災:首先應切斷可燃液體的來源,同時將燃燒區容器內可燃液體排至安全地區,并用水冷卻燃燒區可燃液體的容器壁,減慢蒸發速度;及時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干粉滅火劑將液體火災撲滅。對于可燃氣體應關閉可燃氣閥門,防止可燃氣發生爆炸,然后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撲救C類火災:應切斷電源后再滅火,因現場情況及其他原因,不能斷電,需要帶電滅火時,應使用沙子或干粉滅火器,不能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
撲救D類火災:鈉和鉀的火災切忌用水撲救,水與鈉、鉀起反應放出大量熱和氫,會促進火災猛烈發展。應用特殊的滅火劑,如干砂或干粉滅火器等。
(7)燒傷急救處理
①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②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③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8)消除火災后的各種影響環境的應急措施
①對于非油類的火災:消除火災后應立即打掃現場,將殘留物及碳灰清理放入不可回收垃圾處。
②對于油類的火災:消除火災后應立即打掃現場,用黃沙對地面進行收油處理后用水沖洗。對附著物的表層用棉紗或抹布抹除,再用清潔劑擦除。
2、現場觸電應急處理預案
(1)觸電急救的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
(2)迅速關閉開關,切斷電源。若電源開關較遠用絕緣物品挑開或切斷觸電者身上的電線、燈、插座等帶電物品。也可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3)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視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于5秒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膀,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4) 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用人工肺復蘇法正確搶救,并聯系校醫院急救服務或打120急救電話。
3、實驗室盜竊事故應急預案
(1)發現實驗室物品失竊事故后,及時向學校保衛處報警。
(2)在保衛人員到來前,安排人員保護好案發現場。
(3)向知情人了解被盜物品的名稱和數量,并做好登記。
(4)根據被盜物品的數量和價值,經請示后向公安機關報案。
(5)積極協助公安人員勘察現場,為偵破案件提供條件。
4、實驗室跑水事故應急預案
實驗室內自來水或暖氣發生跑水事故,使用者首先應切斷水源,然后通知實驗室負責人,等待處理;如無法切斷水源,應合理控制好水的流向,移走有危險的儀器設備,減少損失,并及時通知實驗室負責人請求上級部門處理。
5、有毒污染物品處理及事故預案
實驗室內的有毒物品注意指含汞設備(溫度計、汞燈)發生儀器破損汞外溢后進行如下處理:
(1)汞中毒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然后將衣服用塑料袋包裹好,以防止亂扔,造成二次污染。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注意保暖,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一定要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2)汞外溢的處理方法
①如汞滴較大可將紙卷成筒或用錫箔、膠帶紙濕潤棉簽蘸起,汞滴裝入瓶中封口。
②當汞滴灑在縫隙或很細小時,可取適量的硫磺粉覆蓋。
③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人員退出。
④清掃污染垃圾(包括打碎的玻璃)裝于封閉容器中妥善處理。
⑤汞污染的地面可用5%至10%三氯化鐵或10%漂白粉沖洗。
⑥汞滴灑落被如衣服上時應盡快找出汞滴按上述方法處理,還應將污染的被褥衣服陽光暴曬數小時后可用。
實驗室內的有毒污染廢物主要指廢舊電池,對于廢舊電池的處理采取實驗室內定點存放的方法,累積到一定數量后由學校統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