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律春暉,又到清明時。在這個緬懷先輩英烈、寄托親友哀思的時節,我校廣大師生在“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紀念活動中,以低碳、健康、文明、和諧的形式追逝親人,祭奠先烈,以實際行動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赴西滿革命烈士陵園祭奠英烈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學生赴西滿革命烈士陵園掃墓
文明祭先烈,青春悼忠魂。清明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卻與純粹物候意義上的節氣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清明不僅是民俗節日,也是法定假日,包含著內涵豐富的風俗活動和蘊藉價值觀的紀念意義。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作為重要的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清明節又被確定為我國法定節日之一,從民族情感上升為國家意志。多年來,齊齊哈爾大學師生積極弘揚“大愛 大道 大學”的優良校風,知行合一,堅守大學精神家園,引領先進文化,弘揚文明風尚,以實際行動為傳承、融合、創新和發展先進文化貢獻力量。

外國語學院開展“繼承遺志 緬懷先烈”教育實踐活動

生命科學與農林學院學生在和平廣場緬懷革命先烈,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機電工程學院赴西滿革命烈士陵園祭掃英烈

哲學與法學學院學生舉行”傳承愛國志·共筑中國夢”清明節祭掃活動
網上祭英烈,傳播正能量。今年清明節期間,我校各單位、各學院開展了“‘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之網上祭英烈”活動,突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主題,廣大黨員、團員把對革命先烈的悼念和對親人的思念,化為愛祖國愛家鄉愛母校的情感,化作崗位做貢獻、社會做奉獻、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實際行動,積極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市民群眾,采取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種植紀念樹等用更加環保、低碳、科學的方式繼承祭拜先人,寄托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輕工與紡織學院學生黨支部赴西滿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掃墓活動

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清明節祭掃烈士墓

音樂與舞蹈學院、外國語學院同學攜手開展緬懷先烈活動
4月5日,體育學院的同學前往烈士陵園,為革命英烈掃墓。
感恩祭英烈,樹魂育新人。這不僅僅是出自民族民俗傳統的文化認同,更是源自心靈感動的文化自覺。廣大師生在緬懷和追思先輩英烈的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增強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意識,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了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充分彰顯了全國文明單位創建的成果,在社會上傳播了正能量。師生網上留言:“清明時節,從心底獻上一束純潔的鮮花,祭奠那些不朽的先烈,為過去、為現在,更為未來……”美麗的環湖大學以文明新風輻射鶴城大地,萬名師生感恩勵志,在全面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