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著名旅歐美低男中音歌唱家孫禹應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邀請來我校舉辦音樂會。校領導李海紅、鄧啟剛、李敏義等出席音樂會,與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的領導、師生一起欣賞了精彩的演出。
在音樂會上,孫禹演唱了《嘎達梅林》、《望鄉詞》等中國經典民歌、藝術歌曲,還用中文、德語、俄語、法語、意大利語、英語等五種語言演唱了《十里風雪》、《晚星頌》、《快升起我的朝霞》、《魔鬼小夜曲》、《造謠誹謗》、《老人河》等歌劇詠嘆調和音樂劇選曲。他聲情并茂的表演使現場觀眾如癡如醉并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的朱艷彬、胡佳昕、孫博、陳曉鵬、陳丹丹等幾位教師也參加了演出。她們的演唱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孫禹還與朱艷彬教授合作演唱了首部走上國外歌劇舞臺并獲得世界性聲譽的歌劇《原野》中的片段,精湛的表演讓觀眾感動的同時也領略了歌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孫禹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師承中國聲樂大師、著名聲樂理論家著作翻譯家李維勃先生,1987年在北京第一屆中國藝術節上主演歌劇《原野》引起轟動,1988年考取了美國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音樂學院,獲歌劇學士和聲樂歌劇表演藝術家文憑。孫禹在海外二十多年的歌劇生涯中,曾主演過五十余部西洋歌劇,舉辦獨唱音樂會一百多場,并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先生多次合作,2001年曾獲國際瓦格納歌劇大賽第一名,并在許多著名的聲樂和歌劇大賽中獲得獎項。
在18日的學術報告會上,孫禹就師范類聲樂教學的方向與特征、聲樂技巧與舞臺表演的相互關系、聲樂研究生的文化準備與論文結構、曲目積累與表現力的自覺與修養、歌劇選段對形體與角色訓練的重要性、文學及文化修為對聲樂教學的必要性、歌唱心理學與演唱前的情緒準備、歌唱技術與藝術表現力的對立與統一等問題談了自己的觀點,還特別強調了文化修養對于聲樂演員的重要性。 在長達三個小時的講座中,孫禹時而詼諧幽默,時而語重心長的講演,把師生帶進了歌劇的奇妙世界,讓大家深有感悟,受益匪淺。
這次音樂與舞蹈學院精心策劃組織的歌劇藝術系列活動,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使學生接受各種經典作品的欣賞教育。更重要的是歌劇本身散發出來的藝術魅力值得回味與思考。同時對于音樂教育教學多元化的改革與嘗試提供了可以借鑒可以探索的新思維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