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辭舊迎新,情暖齊大。

從上午10時起,我校東、中、西區的食堂內就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學校學生工作部(學生處)牽頭組織,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后勤管理處、校工會、校團委等部門協助,各學院領導師生一起參與的“我們一起包餃子”慶元旦、迎新年活動熱烈進行。


校領導李海紅、馬立群、蓋元臣、鄭喜群、王剛、李英杰、姜國慶、李敏義和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齊宏偉等校、處領導一起深入到各食堂,來到師生們中間,一起包餃子,慶元旦,迎新年。
饕餮世間味,最是此物鮮。餃子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包餃子的過程也給這些95后的大學生們帶來了別樣的快樂體驗。部分師生齊聚食堂,以集體包餃子這種形式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
室外,冰天雪地;屋內,溫暖如春。食堂包餃子現場到處洋溢著師生們燦爛的笑容。
食堂的師傅們早早就為師生們準備好了包餃子的材料和用具。校、處領導與師生們捋起衣袖,洗手包餃子,有的揉面,有的搟皮,有的在包,有的在學。大家一邊包餃子一邊交流著各自家鄉慶元旦的各種習俗。北方同學包的餃子個大飽滿,南方同學包的餃子則小巧精致,有的同學用手機上網找來了包餃子教程,一邊看一邊學,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朵,不時引發一陣陣笑聲。
校領導走到學生中間,向同學們致以新年的親切問候與美好祝福。

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時,食堂里面一片歡呼聲,師生們品嘗著自己動手包的餃子,享受著美食,分享著快樂,互相祝福,共賀新年。同學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下這個難忘的時刻,把照片發到朋友圈,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師生包餃子過新年活動中,網絡人氣爆棚的“快閃哥”、藏族學生普達杰等“快閃團”同學們在包餃子食堂現場為同學們獻歌,同學們一起載歌載舞、互道吉祥,喜迎新年,十足的“文藝范”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與叫好聲,集體過年的“年味”更濃了。
一位來自陜西的大三同學表示,學校組織的這個活動非常好。今天學校領導、老師和我們這些遠離家鄉的同學一起包餃子、吃餃子,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一樣的溫暖,同學們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和老師的感情也拉近了很多。在學校的食堂,我們自己包餃子吃,更有家的感覺,我們覺得就像在家過節一樣。這將成為我們大學校園生活最美好、最溫暖的回憶。
學校為充分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學校蘊關懷于服務之中、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為每名在校生的飯卡發放了10元的節日補貼,讓同學們過一個快樂、祥和、溫暖、和諧的節日。師生集體包餃子這項元旦迎新活動,迄今已經舉辦三年了,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進來,已經形成了我校慶元旦迎新年活動的知名品牌。
2015,年終歲尾,我們在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的溫暖中記憶。
2016,筑夢起航,我們在務實干、求實效、創實績的奮進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