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校黨委副書記蓋元臣教授應邀在中區406教室為我校第三期青年教師培訓班學員作報告。高教研究與教學質量評估中心主任劉省非、副主任張安達與第三期青年教師培訓班學員一起聆聽了報告。

在題為“談高校教師的政治素養”的專題報告中,蓋元臣教授從青年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擁有政治素養,以及如何培養正確的政治觀、提升政治素養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細致全面的闡述。

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提出的“四有”教師理念,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中,其中有三項離不開正確的政治觀和政治素養。有理想信念,是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基礎,體現了思想育人的導向。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教育作為百年大計之本,教師作為教育之本,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進性、純潔性,要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為齊齊哈爾大學的青年教師,是學校建設與發展的生力軍,應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政治觀念,不斷提升政治素養,唯此,方能把正確的理想信念傳遞給每一位學生,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他強調,“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天性和本職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立德樹人,育人成才。當下,受西方資產階級文化觀念的影響和沖擊,個別老師把扭曲了教書育人的價值取向。作為青年教師,在工作伊始,就應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育人的觀念深植心中,堅守職業道德,恪守職業紀律,引領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因此,我們的青年教師們首要的就是要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師德育人鑄魂。
他指出,教師是人類社會靈魂的工程師,只有真心誠意地去愛每一名學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孔子曰,仁者,愛人也。師者,就是一項愛人育人成人的神圣事業。有了愛人之心,才會產生教書育人的動力。青年教師是學校未來發展的希望和中堅。希望青年教師要心懷理想,熱愛教育,在本職崗位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能履行使命、有所成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和建設高水平大學生動實踐中實現師者的價值和夢想。

在報告中,校黨委副書記蓋元臣教授以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輕松幽默的講授風格,將宏觀抽象的思想政治哲學內容生動具象地傳授給了青年教師學員,使青年教師學員深受感染和鼓舞。

報告結束后,很多青年教師表示,通過這一次課程的學習,對如何培養正確的政治觀有了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講通過未來的教學實踐將這些為人、為學、為師的思想政治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優秀的“四有”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