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潤桃李,滿園芬芳。在這個充滿生機的美好時節,2018屆畢業生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滿懷感恩和喜悅,迎來了他們人生中神圣而光榮的時刻。6月27日上午,齊齊哈爾大學2018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學校體育館隆重舉行,校領導蘭景力、陳桂芝、齊宏偉、王剛、李英杰、姜國慶、張樹軍、呂厚均出席了典禮,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成員及各學院院長、1999屆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的優秀校友代表王利、100余名學生家長代表與即將奔赴祖國各地的3000余名畢業生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盛典。畢業典禮由副校長王剛主持。



上午8時30分,畢業典禮正式拉開帷幕。大屏幕上,一個個熟悉的畫面,一個個溫暖的瞬間,讓人感動;一場場難忘的活動,一張張熟悉的笑臉,催人淚下。軍訓、升旗、籃球比賽都仿佛就在昨日;早操、晨讀,運動會的加油口號好像還縈繞在耳畔。感受著即將離開校園的依戀與傷感,一些畢業生同學禁不住熱淚盈眶,現場洋溢著濃濃感動和依依不舍之情。


畢業典禮上首先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學校國旗班同學戎裝出旗,步履鏗鏘。全體起立,面向國旗行注目禮,升國旗、升校旗,唱國歌。

王剛在主持講話中指出,2018屆共有本科生6025人、研究生377人、留學生30人走出校門,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同學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內容,達到畢業和學位授予要求,準予畢業并授予相應學位。讓我們倍感欣慰的是你們當中一大批同學以自己優異的學習成績、突出的思想品德、過硬的綜合素質,將在祖國最需要你們的地方奉獻火熱的青春。學校為你們感動驕傲和自豪,并深深祝福你們!
副校長李英杰宣讀了齊齊哈爾大學《關于準予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畢業的決定》。
副校長張樹軍宣讀了齊齊哈爾大學《關于授予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學位的決定》。
黨委副書記齊宏偉宣讀了齊齊哈爾大學《關于命名表彰2018屆校優秀畢業生的決定》和《關于命名表彰2018屆優秀畢業研究生的決定》,并與參會領導一起為獲獎者頒獎。





在學位授予儀式環節,校領導共同為現場3000余名本科、碩士畢業生代表逐一撥動流蘇、頒發畢業證書、授予學位并合影留念。



畢業留學生代表奧克薩娜、碩士畢業生代表韓毅初、本科畢業生代表鄭祥鵬先后在典禮上發言,他們深情的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和不舍,對老師、同學的感激和祝福,并表示作為齊大學子,一定會秉承“養正毓德 精存自生”的校訓精神,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用自己的所學所能回饋社會、回報母校。

曾獲“2014年全國模范教師”“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殊榮的優秀校友代表、黑龍江省龍江縣黑崗鄉中心學校教師王利在典禮上發表演講,他分享了自己畢業后堅持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服務鄉村教育事業,十九年如一日助殘童圓自立自強夢的感人故事,并為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送上了臨別祝福和畢業贈言。他希望2018屆齊大學子步入社會后,能夠堅定理想信念、擎起社會責任,學會用愛心傳遞愛,讓更多的人懂得愛,感受愛,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校長陳桂芝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代表學校對順利完成學業的畢業生們表示熱烈祝賀,向辛勤培育學子的父母、悉心教導學生成長成才的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她說,你們在校期間,是學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時期。2015年,學校登上了全國文明單位的最高榮譽榜,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示了齊大人的執著與夢想;2016年,學校迎來了“十三五”開門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取得了新突破,各項事業都取得了矚目成績;2017年,學校圓滿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成功獲批“黑龍江省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學校更是全面啟動了“省委巡視整改、審核評估整改、加強作風整頓、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等各項綜合改革任務,開啟了寫好奮進之筆的齊大新篇章。你們是這些變化的見證者、親歷者,也是創造者。在我們共同經歷學校改革與發展的同時,同學們也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你們用勤奮的汗水耕耘理想,不負青春韶華,不負家人重望,在大學時代留下了一個個不可磨滅的印記,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在此,我要向大家道一聲感謝,感謝你們這些年來對學校事業發展的支持和貢獻,更特別感謝你們,對學校管理服務中出現的不足、不周、不盡人意之處給予的理解和包容。
惜別之際,陳桂芝校長對畢業生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畢業生們融入社會,做勇于負責的人。她說,責任,是一個人成長成才必不可少的催化劑和動力源。能負責是一種成年人的表現,愿負責更是一份成功者的情懷。“責重山岳,能者方可當之”,無數的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個人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古代的讀書人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們這一代青年學子,正處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新時代。《論語·泰伯》中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朱熹在《四書集注》解釋說“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新時代的你們,要堅持把個人的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的生動實踐,自覺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你們的奮斗中夢想成真。
二是希望畢業生們學會生活,做有品位、有格局的人。品位,體現了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格局,表現著我們在社會中的自我定位與擔當情懷。做一個有品位、有格局的人,就是擁抱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你們即將告別簡單的大學生活,踏入紛繁復雜的社會。人生在世,面對林林總總的紛擾、形形色色的誘惑,看重什么、忽略什么、堅守什么、舍棄什么,是每一個年輕人都要思考和探索的人生課題。《論語·為政》中說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其中蘊含著樸素溫暖、歷久彌新的人生道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幸福快樂更多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人生境界的表現,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要有君子之心,坦蕩磊落、不計得失;要有學子之心,會學善用、知行合一;要有赤子之心,仰望天空、腳踏實地;要有審美之心,明是非、知善惡、識美丑,永遠把對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
三是希望畢業生們樂于奉獻,做品德高尚的人。奉獻精神是一個人對于社會的一種至純至善的態度,是人類思想與心靈的高度統一。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作為社會中最有熱情、最富朝氣的群體,你們這些年輕人理應走在時代奉獻者的前列。我希望你們能夠堅持和發揚古代讀書人那種“天下為公、擔當道義”的奉獻精神,社會和他人有了需要,都愿意挺身而出,搭把手、出份力、幫一下。因為奉獻精神是自我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實現個人與社會相統一的根本前提。“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了奉獻精神,你的奮斗才有方向,你的價值才能體現,你的人生才能更加幸福和美好。大家要把個人理想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向,與國家和民族同夢同行,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實踐自己的奮斗理想,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后,在《歌唱祖國》的歌聲中,齊齊哈爾大學2018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落下了帷幕。典禮結束后,2018屆畢業學子紛紛涌向主席臺,與校領導合影留念。



本屆畢業典禮進行了網絡視頻直播和圖文直播,讓全校師生、各地校友、學生家長、以及關心關注齊大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同步觀看了典禮盛況,點擊數超過5000人次。
(撰稿/李廣輝 攝影/李廣輝 郭超 大學生記者團 暢澤君 賈琪 責編/孟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