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大學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隆重開幕
發布日期:2018-05-23 點擊量:致青春歌飛舞暖友誼花開歐亞,創未來龍騰熊縱合作馥滿中俄。為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大學生文化藝術交流,充分發揮齊齊哈爾大學中俄大學生藝術交流基地的作用,5月21日晚19:00,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在我校文化宮隆重舉行。
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由教育部、黑龍江省教育廳共同主辦,齊齊哈爾大學承辦,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副校長葉戈洛娃女士,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社會經濟系主任科拉內莎娃女士,后貝加爾國立大學波歌達舍娃女士,黑龍江省外事辦公室處長銀掃塵,齊齊哈爾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畢肅生,齊齊哈爾醫學院副校長張曉杰,我校領導蘭景力、陳桂芝、齊宏偉、王剛、李英杰、姜國慶、張樹軍,省內兄弟院校的領導老師以及齊齊哈爾市市委、市政府有關委辦局領導出席開幕式并觀看演出。我校有關部門、國際教育學院、教育與傳媒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等學院領導、老師、學生,來自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俄羅斯后貝加爾國立大學的師生以及我校的俄羅斯留學生參加了聯歡節。
我校副校長張樹軍在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經過各方面的精心籌備,今天在齊齊哈爾大學隆重召開。我謹代表齊齊哈爾大學三萬余名師生對各位嘉賓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尤其對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后貝加爾國立大學和布里亞特國立農業大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對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我校發展建設的省政府外事辦公室、省教育廳和齊齊哈爾市各級領導、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他指出,中俄山水相連,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兩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人文交流源遠流長。古代絲綢之路,推開了兩個偉大民族友好交往的窗扉,全球化的今天,兩國大學生更應接好兩國友誼的接力棒,互動互信、互學互鑒、互助互惠、共同成才,為中俄兩個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樹軍指出,齊齊哈爾大學作為教育部“中俄大學生藝術交流基地”和黑龍江省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始終堅持“文化鑄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大學職責,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特色和人文地理優勢,在國際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已成功舉辦八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每年舉辦的藝術節更是成為中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著名文化品牌和兩國大學生友誼薪火相傳的重要人文平臺。相信通過本次藝術聯歡節的舉辦,中俄兩國青年學子一定能夠互動互信、互學互鑒、共同成長,將中俄兩國的友誼發揚光大、地久天長。
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副校長耶郭洛娃女士在開幕式上致詞,她說,我謹代表藝術節的所有俄方來賓和我本人,向齊齊哈爾大學黨委書記蘭景力先生、校長陳桂芝女士和參加藝術節的各位領導表達一份衷心的謝意,感謝你們誠摯地邀請我們參與這項意義重大的文化活動。
耶郭洛娃表示,本屆藝術節的創意和成就,是對中俄兩國文化傳統的禮贊,同時,更是雙方大學生活中的一件盛事。衷心希望兩校今后在學術和文化等領域繼續加強合作,攜手創新發展,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開幕式暨文藝演出以“青春、友誼、合作、未來”為主題,以歌曲、舞蹈、詩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了當代中俄大學生的藝術風采。
文藝演出在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學生帶來的富有藏族民族特色的群舞《情滿天路扎西德勒》中拉開帷幕,來自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俄羅斯后貝加爾國立大學的學生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大學的學生及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的師生一起載歌載舞,聯歡聯誼。
在文藝演出中,中外學生表演了由俄羅斯著名民歌改編的舞蹈《卡林卡》、舞蹈《俄羅斯》、女子合唱《茶山云霧》、《想你的365天》、舞蹈《失去控制》、歌曲《騎著馬兒去草原》、詩朗誦《愚蠢的人們》、雙人舞《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歌伴舞《絨花》、二胡齊奏《新賽馬》、歌伴舞《誰不說俺家鄉好》、群舞《且吟春語》、詩朗誦《讀中國》、舞蹈《在草地》、經典歌曲《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舞蹈《巴黎時裝》等精彩節目。
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學生帶來的雙人舞《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用柔美的舞姿將觀眾帶進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里;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表演的歌伴舞《誰不說俺家鄉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俄羅斯后貝加爾國立大學的學生帶來的舞蹈《俄羅斯》,舞姿靈動、富有創意,展現了俄羅斯人豪放開朗、熱情質樸、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我校女子合唱團帶來的合唱歌曲《茶山云霧》、《想你的365天》,余音空靈、繞梁不絕,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中俄學生的精彩節目給在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同時也是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開發與中國東北振興的戰略接軌性合作之年。此次藝術節及相關特色活動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黑龍江省政府2018年對俄重點工作之一。
第九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全面貫徹“一帶一路”戰略及“龍江絲路帶”戰略,本著“以文化促發展,以文化促和諧,以文化促友誼,以文化促和平”的理念,用文化藝術交流的方式展示兩國民族文化風采,展現兩國青年人的青春風采,促進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增進中俄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為兩國的友好合作交流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撰稿/李廣輝 攝影/李廣輝 責編/孟憲國)